首页院系介绍党建工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学生工作实验中心校友会
 
栏目导航
 相关文件 
 学生活动 
 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生风采>>正文
2025年攀枝花市共富社会实践:深入产业一线,感悟共富力量——“青芒溯光”队
2025-06-25 11:12 李树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攀大学子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实地调研攀枝花芒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组织学生深入产业一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6月21日至23日,“青芒溯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常伟老师带领下,先后前往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团山村及混撒拉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文旅康养赋能,融合拓宽富路

实践首站,“青芒溯光”队来到了昔格达村。眼前呈现出94套修葺一新的闲置农房,它们已摇身一变,成为了极具艺术氛围的文创空间和精品民宿。借助“村集体平台公司+村民入股”这一创新模式,村庄实现了成功转型。37位艺术家入驻村庄进行创作,钛陶器、手工布艺等特色产品随之诞生。这里每年吸引游客超过50万人次。在文化打造上昔格达村打造了50亩由温泉活水浇灌的花海,以及亲子厨房、染布坊等体验项目。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昔格达村借助泼水节、百家宴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零碳智慧能源站的建设,更是彰显了其绿色发展的理念。凭借这些积极举措,昔格达村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等荣誉。

随后,团队成员前往红格镇。此地凭借得天独厚的阳光与温泉资源,以及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的优势,将芒果产业与康养旅游进行了深度融合。“温泉度假+芒果采摘”主题旅游线路备受青睐,“树上熟”精品芒果的单价能够达到普通芒果的2-3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为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专门供应芒果健康食品,并且成功研发出芒果酵素等深加工产品,充分彰显了“农旅养”三产融合的巨大潜力。

智慧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6月23日,“青芒溯光”队将关注点聚焦于团山村与混撒拉村。在团山村,面对坡度超过35°的陡坡种植难题,村民们自主研发的无动力双轨索道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该索道使运输效率提高了600%,还荣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助力陡坡芒果每亩增收1200元。村内拥有5000m³容量的现代化冷链中心,乙烯精准催熟技术与区块链溯源系统协同发力,有效保障了芒果的错季销售与品质安全。

团队成员随后前往攀西芒果发源地——混撒拉村进行探访。成员们参观了全国首个以芒果产业为主题的“芒果历史展”。据负责人介绍,自1987年引进3个品种进行试种,历经36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建成2.5万亩标准化基地以及国家级芒果种质资源库,成功培育出43个优质品种。其中,“凯特芒”荣获全国首个芒果“气候品质认证”。在果园中,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墒情,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科技赋能使得亩均管理成本降低了40%。团队成员还走访了亚热带观光果园,了解到当地通过发展特色民宿集群,取得了农旅融合收入占全村产值35%的出色成绩,深切感受到三产融合的蓬勃活力。

实践感悟:让青春融入共同富裕征程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外院学子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锻炼机会。队员们深入攀枝花芒果产业的最前沿,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如何以小小的芒果为桥梁,借助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高效盘活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共同富裕之路。这不仅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例,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珍贵经验。

这段实践经历深深激励着攀大的青年学子,未来,他们将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攀枝花的共同富裕建设,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审核:付乔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 外国语学院